推薦指數: ★★★★★
內容摘錄:
*在任何領域成功的關鍵,不論是教書、寫作、表演等等,就是得認識你的觀眾。
西洛蒙.佛洛伊德學說
Ch1
“戀母情結”-兒子對母親的愛戀(愛與性)與對父親的對抗侵略(恨與死亡)
神話人物代表:伊羅士(性愛)與桑納托斯(死亡)
“亂倫禁忌”-因男孩壓抑對母親的慾望,因而他的性格形成一種內在衝突,這種內在經陳官能衝突通常以一種外在障礙來表達,他會阻礙一個角色去愛與追求他所欲求的對象。
*當我們寫一個含有禁果因素的愛時,請記得這些故事會很典型的以悲劇收場,因為這種內在衝突是由關係本身不正當的本質所產生的。
*”姦情”-已婚男女的不倫戀,再現嬰兒對母親的不正當的性的慾望。
若配偶是壞人或失敗者,則這個故事就能以主角的勝利收場。若配偶是好人,則出軌的人需要”懲罰”與”報應”,形成悲劇的結構。
“閹割焦慮”-年幼的小男孩恐懼他的父親意圖以閹割的方式除掉他這位性的對手。是一種無力與性無能的感受。
應用在:
“無力感”-讓一個恐怖的人去攻擊一個無抵禦能力狀態下的受害者(如在洗澡、在做愛…被砍人者攻擊)
“角色對調”-讓照顧者變成危險人物(如護士變成反派,病人只能坐輪椅或病床),被限制在被去勢的位置上。
*”身體替換”滿足了小孩想變成有能力和獨立的大人,大人則變成小孩,承擔較少的義務與責任,並在另一個身體之中學習到什麼,回到自己的身體。
*父母想要獨佔他們兒女情感的慾望,也是戀母情結的元素。(如女兒違背父母意願想和他的戀人結婚。)
Ch2
精神官能衝突
本我-快樂原則
原欲-所有動物的基本性與侵略性(愛.性.恨.死亡)
壞人的本我(性與侵略驅動)-寫壞人是有趣的,透過壞人表達你最黑暗的恐懼、夢想、衝動、和慾望。
囚犯的本我-壞人通常開場或結尾會在監獄,故事在壞人離開監獄開始。象徵本我能量的釋放。當壞人離開他的監獄,你應該給觀眾贏得的報償,享受無法無天的放縱。
*通常電影中的娛樂效果不是主角有多棒,而是根據壞人有多壞。
*許多劇本會在片尾刻意留下壞人返回的途徑,讓壞人可議再度歸來。
*壞人的報應-等同於他所犯的罪,簡單的開槍死亡,沒有報答觀眾的正義感。
像墜落的死亡(從100層樓墜下,製造一個很長並持續的鏡頭,表現壞人的尖叫表情),象徵痛苦的墜入地獄,既有戲劇性,又極為痛苦。
自我-現實原則-本我動能與父母社會要求相調和。
*英雄制服壞人-象徵自我征服本我
Ex主角擊敗歹徒拯救女子,象徵摧毀麻煩的本我,並將對母親禁忌的慾望轉換為社會可接受的年輕未婚女子追求。
超我-導師角色(父親/模範)
將對父親侵略的感覺,轉換成尊敬與仰慕的感覺,把父親當成模範角色。
本我與超我的精神衝突是藉由超我來調和。
*電影情感的力量是以視覺方式呈現,因此要將主角的內在心理結構外顯出來,導師角色就很重要。(不僅僅是對白)
*超我的發展是男孩在向他的父親/模範認同。
良心的危機-自我和超我戰勝了本我
*沒有導師角色,角色的掙扎會環繞在低度開發的超我議題上。
懦弱的角色-喜劇性人物。膽小鬼找到勇氣。
反英雄-開始時被本我控制,必須被一種自我救贖的需要取代,將目標與超越金錢、地位、或權力的事物連結,以創造第二個面向。第三個面向,則是了解自我救贖的方法就是證明原先角色的本質是錯誤的,願意接受自我犧牲,離開自我沉溺。
如果是為了幫助別人而犯法,是有兩個面向的反派英雄,
如果是為了自己,那麼他就只是個單面向人物。
墜落英雄=悲劇英雄-從自我救贖踏上自我毀滅的結局
把反派英雄變成墜落英雄,他就不只是一個壞蛋或罪犯,而是得到某種重要的心理深度,會讓觀眾憐憫與同情,如鬼滅之任中的反派角色死亡等。角色拼命的對抗自己,以及他真實的想要成為比現在更好的人,最終屈服於他的黑暗面。
負罪情節-被負罪感推動,他們感覺必須救贖自己。
元素 |
角色 |
範例 |
本我(原欲) |
壞人 |
|
自我 |
主角 |
炭治郎 |
超我(良心) |
導師/模範/父親 |
柱 |
良心的危機 |
懦弱的角色/反英雄/墜落英雄 |
我妻善逸/鬼滅的反派角色死亡等 |
負罪情節 |
超級英雄/負罪英雄 |
蜘蛛人 |
Ch3
性心理階段
口腔期-吸奶是最初的性經驗。
口欲滯留現象:內在的需要必須尋求與沉溺在外在的模擬帶來滿足(ex抽菸、喝酒、暴飲暴食),展示性格:自私、貪婪、殘酷,也是主角必須克服的弱點。
口腔虐待狂:當嬰兒長出牙齒,就能使他人受苦(ex吸血鬼吸少女的血)
*電影裡的抽菸可以有暫停的效果,提供間歇,並表現角色的內在衝突感。
肛門期-介於維持與解放間的衝突
憋肛性格(拘泥小節)-充滿控制欲,甚至憋到挫折生氣。
失肛性格(粗枝大葉)-解放大便,製造混亂
喜劇對偶由一對性格憋肛/失肛對偶組合,如失肛神經大條的人以把事情搞砸和製造混亂(無能)來製造衝突。
主角要面對一種內在衝突,介於釋放原始衝動與去控制和壓抑這個衝動。
有三種類型:
破壞性相對非暴力ex大力士卜派被暴魯頭欺壓,直到忍不下去,吃下菠菜反攻。
熱情相對禁慾-在愛情故事裡,要練習節制,不要一下子給太多。
反叛相對服從-從服從權威的邪惡行徑,變成反叛維持自己榮譽。
陽具階段-與戀母情結有關
男孩壓抑與母親亂倫的慾望,陽具象徵提供一個出口,也是壓抑侵犯父親慾念管道。象徵物品:槍、刀、大砲、火箭…,主角的武器就是陽具的象徵。
女孩則是了解她沒有陰莖,而將陰莖羨慕轉為生產男孩子。女性力量電影通常是以陰莖羨慕為議題,為女性賦權的慾望。套路:女強主角被沙文主義男人嘲笑譏諷,結果被女主角打敗。
性器官階段-已解決戀母情結
青少年蕩婦類型電影-壞女孩尚未解決她的戀父情結,誘惑父親角色,使之落入悲慘的深淵。
青少年性電影-藉著失去處男身分來解決性器官階段。
Ch4
自我防衛機制
防衛性主角-如說出有口無心的話、身不由主的事、違反直覺的。
遺忘性主角-當主角看不見自己的防衛性感到挫折,這就是主角要克服的弱點
壓抑-當壓抑被釋放可以得到淨化作用。可以製造主角高強度的壓抑,當張力被釋放就可以以幾句話、簡單的輕吻…創造有力量的情感宣洩。
否認-
可以被當作角色的力量(如小女孩否認自己的父親死於戰爭,最終也與父親團圓。)或者是一位表達否認的權威人物,作為主角的障礙。(如大白鯊,市長否認有大白鯊令主角挫敗,最終設計一個悲劇性的失落,越來越多人因市長的愚蠢喪命,才揭開否認的面紗。)
認同-
認同的危險是個體性的失落,主角向正向導師認同或是拒絕認同負向導師。
昇華作用-將原欲能量導向生產力或藝術性的活動,常用於”勞動熱情”或”愛情力量”拯救女主角,愛的力量可以創造奇蹟,並令觀眾深信不疑。
退化-作用於喜劇橋段,通常藉由一件物品發揮效果,如仙丹妙藥、青春之泉、大麻…,常見類型一位中年男子愛上一名年輕女子,因此變得想要年輕,退化應引導角色發展。
反向行為-一個角色說或做一件事,內心卻渴望相反的事物。(如同性戀議員卻反對同性戀結婚,批評同性戀。)
錯置-將原欲重新定向到一個安全替代出口。(如一個無法向老闆發洩憤怒的員工,轉而將炮口對準無法反抗的妻子。)
理性化-企圖將所有問題以知性化的態度冷靜討論分析,而非從情感層面解決。
投射作用-常見家庭議題電影(如父母將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強加小孩身上。)
孤立-悲劇式的角色,他從自己的問題逃出來,將自己與別人孤立,因為他有一段悲慘的過去。
說漏嘴-壓抑的感覺在無意間說了出來,揭露角色隱藏的訊息。
笑話-
在殺人前的張力與緊張,可以透過喜劇性紓解,讓笑聲緩解焦慮。
有的喜劇用噁心和政治不正確的幽默,走低階道路去違反禁忌(如種族歧視、虐待動物、開智障者玩笑…)來獲取笑聲。
Ch5
夢的運作-透過夢揭示潛在的內容,通往潛意識道路
夢的根源是一種願望實現。
故事結構:第一幕滿足了物質願望,第二幕前半段放縱生活,後半段則轉向內在衝突,角色頓悟,生活目標轉為愛或個人的完整性。
夢淫妖與夢中女妖-夢中性的惡魔。單向性角色,代表原始的衝動,性與侵略,是內在恐懼和慾望的最佳象徵。
超現實主義-觀影的感受很像做夢,用超現實的手法也可以表現恐怖片(如張牙舞爪的老樹…任何事都可能發生)
白日夢/幻想-暗示角色最深層的慾望
電影要使人入戲-1電影要有真實感讓人相信2角色要有真實感,沒有解釋的改變,是不會被接受的。
艾里克.艾瑞克森-(社會心理學分析)
CH6-CH7規範衝突-一方面迎合社會,一方面忠於自我,造成8種認同危機
信任相對於不信任(似口腔期)
多疑的角色必須克服弱點信任別人。真實的人物通常不願意為了別人的緣故冒風險,人物的忠誠必須去費力贏得。
上當易受騙的角色則必須獲得健康的不信任感,將新發現的力量整合在他們自己的認同之中。
自主相對於懷疑羞恥(似肛門期)
反叛英雄一開始順從權威,直到反叛權威。
罪惡感與主動性(似陽具階段)
罪惡感是超我的產品,主動性是去性化的原慾。
失去方向的角色需要罪惡感來做為動機,推動角色走向正義道路。
或者必須克服罪惡感,角色好恢復正常
勤奮相對於卑劣-昇華的藝術
以弱者的主題來描寫,以弱勝強,以小勝大,動機是結構的支撐。
認同相對於認同錯亂-尋找自己
第一幕-主角的認同被建立
第二幕-處理障礙和敵人抗爭
第三幕-抗爭的結果
*背景故事可以提供角色的身分和認同危機資訊,表現手法有自傳性開場、旁白敘述、個人披露、與回朔鏡頭(隱藏背景直到片尾或死亡)等方式呈現。
*青少年主角通常以反派權威人士,作為建構自己的身分認同。
*最終的認同應是自我驅動所追尋的自我認同,不是別人用盤子端著給他。
親密關係相對於孤立
身體層面-性
情感層面的親密intimare-讓人知道你內心深處的秘密
浪漫愛情電影充滿小場面-藉由一步步的信任與互相披露創造親密感,而在第二幕結尾迎來衝擊-由溝通破裂而產生的悲劇性誤解,第三幕由一位第三者,即一位有同情心的調停者來和解。
作者認為不合理之處-在愛最高點時突然破滅,以及將和解的力量交給第三者。但是依然是暢銷愛情電影的套路。
傳承相對於停滯-中年危機
主角將停滯的導師帶入傳承的狀態,而導師在主角的旅程中啟發他。
完滿相對於絕望
當生命的最後,主角回顧過去感覺有意義,就能獲得圓滿的感受,如果找不到意義,就會感覺悔恨,而不會因他的成就驕傲。
最後階段的議題是自我決心,我,作為一個個體,就是我自己生命故事唯一的作者和主角。
擁護生命電影在於一位得知自己即將面臨死亡的角色,去建立存在的圓滿。
自我發展的終點:熱愛與勞動(將戀母情結的愛轉向合適的對象,並將對父親的侵略原欲轉為合適的社會行為如工作)
卡爾.榮格-
Ch8
集體潛意識的原型-共享的關聯
電影原型 |
象徵 |
角色 |
運用 |
英雄 |
自我 |
主角 |
*英雄(主角)必整合黑暗面(影子)的力量以打敗壞人 *精神分裂 *黑暗英雄(融合善與惡) *陰霾的過去.逃離影子.永遠的影子 |
假面 |
自我公眾面 |
電影明星的人格面具-角色定型(主角) |
|
影子 |
自我黑暗面 |
被壓抑的第二自我(壞人) |
|
女神 |
母親/ 女性導師 |
正面/負面母親角色 |
父母原型(長輩) |
智慧的耆老 |
父親/ 男性導師 |
正面/負面父親角色 |
|
阿尼瑪 |
男性自我的陰性面向 |
遇險少女 |
愛的興趣(平輩)
|
影子阿尼瑪 |
負面陰性 面向 |
蛇蠍美人/ 蕩婦/妖婦 |
性與侵略(平輩) |
阿尼姆 |
女性自我的陽性面向 |
遇險男人 |
|
影子阿尼姆 |
負面陽性 面向 |
精神變態/ 砍人者/怪物 |
|
騙子 |
智力 |
喜劇橋段裡的副手 |
用智慧幫主角戲弄壞人 |
變形者 |
自我的改變 |
發生改變的所有角色 |
改變外型或改變性格 |
Ch9
夢與神話使人學得教訓,是屬於超驗的功能,藉此我們超越個人的不和諧,在心理上成為”完整”。
女性四位一體:假面/影子(自我正反面).女神/阿尼姆(母親/遇險少女)
男性四位一體:假面/影子(自我正反面).智慧耆老/阿尼姆(父親/遇險少男)
電影四位一體:英雄/壞人(自我正反面).導師/愛的興趣
*英雄必須處理自己的影子(克服弱點),從導師學到一點東西,獲得愛的興趣
*悲劇性的轉變,讓角色可以向上發展成英雄主義,或向下發展悲劇。
*容格的”同步性”(非因果性聯繫原則)-幸運的巧合,可以推動情節。
*醫治-象徵使英雄失落的變成完整。
*命運-宿命/命定之愛-要被謹慎的使用,保留給生命最重要的層面如愛、死亡、出生、再生。
*愛的場景-英雄與阿尼瑪結婚(聖婚)象徵聖嬰的誕生也就是靈魂再生的時刻。
約瑟夫.坎伯
Ch10
千面英雄-由神話象徵了英雄自我發現的內在旅程,以獲得心理上的完整
第一幕-出發(起點與終點)-平凡之日的世界-整合首位導師(父親)原型
第一階段-冒險的呼召-壞人入侵
使者(將消息帶給冒險者)ex兔子的使者-愛麗絲夢遊仙境
第二階段-拒絕呼召-不情願的英雄。藉由提高危險,如為被殺的愛人復仇、在暴政下爭取自由…與拉高籌碼迫使英雄行動。
第三階段-超自然的輔助-有力的武器、第二導師的訓練、精神力量物件(如亡妻的手帕)
第四階段-跨越第一道門檻-集結盟友通過門檻守護者關卡、獲得守護者認同
第五階段-鯨魚之腹-再生的領域…由鯨魚之腹世界的子宮所象徵。被一位導師所啟發,然後他們成為了那位導師
第二幕:入會-經過一場磨難、通過一場考驗、接受夾道攻擊…
第六階段-考驗之路-英雄表現出偉大作為。
第七階段-遇見女神-以精神上的人物為代表(如死掉的妻子)給英雄力量
第八階段-遇見阿尼瑪-女誘惑者被英雄吸引,而英雄克服自身的悲觀弱點,給予信任女誘惑者做出信心的跳躍。
第九階段-與父親合一-旅程最高點-成為和父親/導師一樣的角色。
第十階段-神化-英雄遇見他的影子,象徵性的死了,與他的導師/父親一樣,但是他以神聖的力量和精神再生了,象徵性的死亡與精神的再生,成為神化。
第十一階段-最後恩惠-活過危難的報償、頓悟的片刻、愛的場景。
第三幕:回歸-實現了導師所交付的任務、精神的誕生地
第十二階段-拒絕回歸-英雄神話後再也不是原來的自己,他擔心別人無法接受
第十三階段-神奇的飛行-因為英雄現在是半神,他知道應該要回歸.知道可能要面對自己的死亡,但他們都有勇氣做出”自我犧牲”
淨化作用-高潮-英雄累積情感的爆發-與英雄的主要衝突有關。
第十四階段-從缺乏中拯救-英雄被扛在身上帶回家,面對他的影子。
第十五階段-跨越回歸的門檻-他留下在冒險世界的地位,英雄放棄了物質世界的所有,與他的父親一樣的殉道,作為一個凡人的回歸,完全的奉獻他自己。
第十六階段-兩個世界裡的主人-冒險世界的英雄,平凡世界的導師,啟發一位次英雄。<傳承>
第十七階段-自由生存-由英雄成為導師,再從導師變成傳奇。
高潮性的死亡-殉道
象徵性的再生-透過講述他的故事流傳
最後報償-愛的禮物-精神上回歸女神的報償(如看見已逝的妻子,並回到她的身邊,彼此過著快樂的來生。)
ps坎伯模型只代表結構的元素,不是一個公式或程式,他們具有捕捉觀眾的力量。
Ch11女性英雄
第一階段:和女性特質分離-排斥傳統女性價值,與母神原型分離-象徵找臨時保母
第二階段:和男性特質認同-到外在世界找到一位新導師-智慧的耆老引導她。
第三階段:考驗之路-克服她的女性弱點、拆穿三種謬誤神話,如依賴.女性卑劣.浪漫之愛,整合她的阿尼姆-決心、理性、勇氣、剛毅。
依賴神話-斬殺雙頭龍-她能同時主宰個人生活及職業生活,並不需要依賴男人。
女性卑劣神話-斬殺食人魔暴君-她可以像男人一樣強悍,獲得事業成功。但她必須抑制自己對事業的沉迷,因那如同食人魔暴君不斷破壞她與小孩、男朋友的關係。
浪漫之愛神話-屠殺發亮甲冑裡的騎士-認清現實,“一位能拯救她所有問題的男人”是個幻象,她能自我拯救。
第四階段:成功幻象的益處-認清錯誤的“女超人的奧秘”-她不可能在男性世界裡稱王,又在女性世界裡稱后。她必須了解總有要犧牲的東西。
第五階段:強勢女人能說不-她必須限制她的野心,不要對自己有不切實際的要求,向自己內心深處的”國王”(內在男人的需求)說不,藉著向有求於她的時間和注意力的對象說不,令內在暴君安靜。
第六階段:入會與降身為女神-再度遇到一個女神原型的角色,與女神相遇喚醒女性英雄的認知,當她投入男性成功的目標時,就已經失去了女性認同中重要的部分
第七階段:急切渴望與女性結合-藉由與阿尼瑪相遇,使她急切地想要喚醒自己的女性特質,與阿尼瑪整合。
野蠻女人原型-熱情的.感情豐富的.衝動的.強悍的
第八階段:醫治母親/女兒的分裂-女英雄與女神再結合,是透過中介者,”祖母蜘蛛”原型的醫治能力(祖母是一位了解母親與女兒需要的人)
第九階段:尋找有慈心的內在男人
第十階段:超越二元性-透過聖婚-聖嬰的誕生,女性英雄就是兩個世界的主人,一方面在競爭世界功成名就,一方面也作為母親.妻子.照顧者獲得她個人滿足。
艾爾弗烈德.阿德勒
Ch12自卑感情節-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並透過朝向優越感的補償動作。
悲劇性弱點(如耳聾.精神疾病…)的角色是被一種他們已經選擇的領域感到優越的需要所推動。
優越感情結-個體會表現出一種病態的需要,去控制和羞辱他身邊的人。可以透過揭露過度補償行為背後的自卑感情節,使一位有優越感的壞人增加深度。
如超級壞人擁有悲劇性弱點+優越感情結。
*兒童電影處理兒童幻想,乃藉由實現他們的優越感目標,因在成人控制的世界,小孩會有無力感和沮喪。
兒童電影英雄公式
元素 |
功能 |
無力感 |
被父母控制 |
願望實現 |
變成孤兒是懲罰父母潛意識的願望 |
孤兒英雄 |
脫離父母的自由 一種再與父母連結的需要-回家 |
角色倒錯 |
兒童拯救父母與世界 |
婚姻 父母的拯救 |
小孩子的視角 拯救父母的婚姻=拯救世界 |
動物英雄 |
想像性的卡通 |
動物導師 |
沒有威脅.不控制人的.善意的.智慧的 |
與父母團圓 |
最終目標 |
Ch13兄弟鬩牆-該隱殺了亞伯,是為了得到神的愛
乖小孩/壞小孩二元性是對抗公式的根本部分。
父母偏袒-被偏愛的是好的,不被偏愛的是壞的
對手與導師的對調,如同父母與子女的連結一樣,對手也可能成為導師,激發英雄。
愛情的對抗-共同爭搶一位愛人
認同的需要-大多數的對抗集中在一個外在的目標,並用道德衝突為主題,表現出乖小孩/壞小孩的二元性。
Ch14生活方式
<尼采>
一個征服者的優等民族,有一個根基於主人道德的神話故事ex希臘羅馬半神人
一個奴隸民族有根基於奴隸道德的神話ex猶太教的下等人
電影的超人英雄為超人與弱者的結合。(如同優越感與自卑感的結合)
當我們現在自卑感和缺乏感的奮鬥中時,我們的優越感就會鼓勵我們做偉大的事。
透過尼采的<權力意志>,阿德勒衍生生活方式模型
生活方式 |
角色特徵 |
角色 |
統治類型 |
個人優於他人並主宰他人的衝動 |
壞人 |
接受類型 |
個人從別處取得,並依賴他人 |
壞人的好友.屬下 |
逃避類型 |
個人躲避挑戰、責任、和義務 |
尚未加入英雄的盟友 |
對社會有益類型 |
個人參與建設性活動 |
英雄就是創造性的自我 |
*反英雄一開始是接受類型,之後遇見冒險的呼召,並且拒絕呼召後成為逃避類型,最後接受呼召變成對社會有益類型,打敗壞人(統治類型)
羅洛.梅
Ch15存在的衝突-焦慮-一個人相信他在宇宙中的存在必定有目的或意義,但發覺他在自己的生命中感受不到意義。
隱喻-觀眾與球員,觀眾的焦慮大於球員,因為球員至少可以做些事,而觀眾不能。
*英雄原本是觀眾,但結束時他不僅是球員,更是球賽冠軍。
唯一的治療方式-自覺意識-改變從觀眾到球員的觀點。
自覺意識的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無知-自我意識誕生之前,英雄是未發展的。<觀眾的角度>
第二階段:反叛-試圖爭取自由,建立內在力量。因”外在問題”引發對內在存在衝突的理解,導致靈魂探索。<觀眾的無力感導致轉為球員積極的觀點>
*情節設計:英雄生命中一位天真人物的死亡,象徵英雄無知的死亡。
仇恨的力量是很強的動機,但主角必須克服”被惡魔上身”,而轉變為獻身於社會。
第三階段:平凡的自覺意識-一個健康的人格狀態。因內在存在衝突,英雄投入一個有意義的外在目標。
情節設計-第三階段結束於一個”情感渲洩”,即達到目標之後,釋放焦慮和情感。接下來的問題是”我現在的生命目的是什麼?”(無私的內在目標)
第四階段:創造性的自覺意識-狂喜,走出自我。
認同失落主題(如失憶症情節),英雄在尋找他真正的身分認同,直到達到對自己的頓悟。
作為結局,必須要回答”接下來發生了什麼?”,使英雄再次獻身新目標,讓觀眾看到角色的發展。
Ch16自戀時代的原型-導致個人的隔離,象徵存在的絕望。
英雄原型 |
情節設計與角色 |
美國英雄 |
獨立的個人主義 |
牛仔英雄 |
擁有自己榮譽準則的流浪武士 |
孤獨的十字軍戰士 |
獨自抵抗邪惡與腐敗的暴烈之士 |
叛逆的警察 |
想成為好警察而破壞規則 |
歹徒 |
法外之徒,一位反英雄 |
刑警偵探 |
遊走好人壞人之間,會被兩方面的人威脅打擊。 |
對立的警察 |
好警察背叛一群壞警察 |
瘋狂科學家/創造者 |
扮演上帝並創造危險生物的孤立天才,擁有優越感情節,以為自己是上帝。必須與社會再度整合才能自我救贖。 情節設計:一個完整的人格需要愛與工作的平衡。頓悟發生在瘋狂科學家的創造物毀了他愛的一切,他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錯誤),他必須毀滅自己的創造物以拯救他愛的一切。 |
怪獸/被造生物(瘋狂科學家的影子) |
被剝削的機器人象徵不幸的人類漂浮在無神的世界(因瘋狂科學家否定神的存在只相信科學),創造者必須意識到改善人類的關係的努力上,而非執迷於科學。 |
被造生物象徵後工業化的時代被剝削群眾的異化。
自願的羔羊-自戀英雄必須轉變為願意為別人犧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