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言 你的腦袋裝的是什麼?

我們活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現代人每天接收資訊量是古代人(1000年以前)信息量的一百萬倍,造成我們的大腦裡裝了很多不要的垃圾,就像是一台效能很高的電腦,卻被駭客入侵植入許多廣告病毒,降低電腦的運作,使電腦跑不動,在這種情況下,還要電腦下載新的軟件,並且順利運作,電腦如果沒有容量當然就給你罷工了。

大腦就像電腦一樣,天才跟白癡只有一線之隔、窮人跟富人之間的距離只有一個腦袋,聰明人跟笨蛋的差別也就是內建軟體的不同,大家的智商(硬體)都是差不多的。

英文差勁的小美,被好朋友小珍拉去英文補習班,沒想到小美連MARY都不會拚,補習班裡小美只認識小珍一個人,於是她小聲地問小珍,但小珍覺得居然有人連這麼簡單的詞都不會,就聯合補習班的其他小朋友一起嘲笑英文不好的小美,小美覺得很丟臉,而且她還發現小珍只是為了賺補習班介紹費,她發誓一定要把英文學好,打敗小珍。

最後的結果呢?

小美從ABC都不會拚,到最後居然可以考上雄女!

反而是小珍都躲著小美,因為她害怕被小美嘲笑。

其實,故事裡的小美就是我本人,連我都可以從學渣逆轉勝成學霸,就說明每個人都具有成為學神的潛力,端看自己怎麼去發揮。

比我極端的真實例子也有,有一位孩子小時候因為意外從椅子上摔下來,整個腦袋開花爆血,被醫生宣判他將會是終身學習遲緩,他本人也這麼相信著,直到他大學開始研究起如何學習,他的弱點瞬間變成強項,他搖身一變成為GOOGLE、SPACE X等知名公司、名人的”腦力開發教練”,他就是<腦力全開>的作者吉姆.快克。

由此可見,大腦的潛力無限,唯一的限制的則是你的信念。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這個答案或許會被許多烏雲遮蔽,比如我做不到、我就是那麼笨、那是不可能的事、我不在乎…

認真的去想一想,是不是就是這一些想法阻礙著你進步,成為更好的人呢?

這樣一來你最大的敵人就是你自己而已。你絕對可以戰勝這一切的,只要更新你的大腦軟體,改變對自己說的話,換成我做得到、我可以、我要如何把一切變得有可能…這樣你就離你想要成為的人更進一步了!

有一顆石頭對著旁邊的巨大雕像說話,石頭對雕像說:”真羨慕你一生來就受萬人景仰,哪裡像我就在這不起眼的角落,無人在乎。”

雕像笑了笑對石頭說:”小老弟,我只是願意承受痛苦,割掉自己身上不要的部分,才能站在這裡,我與你的本質並沒有差異。”

學習也是一種汰舊換新的過程,許多人都可以通過學習脫胎換骨,由內而外的發生改變,因為學習可以使人開始思考,思考本身,思考世界,思考自己的思考,我們必須要成為打磨自己腦袋的主人,讓僵化的固定思維變成成長型的思維,這樣人生將會迎來許多新的機會與可能。

只要透過各種學習的方法,你會對於知識的了解更加全面,當別人只能看到植物表面上的樹枝與葉子,你卻連植物土地裡深層的盤根錯節都一清二楚,脫離死記硬背的痛苦,任它題目再怎麼變形,都逃不開你掌握的根本原則。

 

1 只有知道要到哪裡去,船長才能開船駛向目的地。

當一個人有明確的目標與願景,他才能堅定地往前走!

所以你的目標是什麼?這個目標不關乎別人,只關乎你自己,必須拋開所有社會對你的期望,問問自己的內心。

只有為自己的目標奮鬥,才會燃起熱情,

這樣你就能輕鬆的把學習與你的興趣做連結。

比如:我討厭唸英文,但是我命令自己努力唸,但最終還是會想放棄,因為命令自己會消耗很大的意志力,而意志力是有限的,我無法去做我討厭的事。

如果我喜歡跟別人聊天,交外國朋友是最輕鬆的,如果我喜歡看影劇,那就去看美劇,總之想盡一切辦法把學英文這件事跟你喜歡的所有事物連結起來,到時那就不是學習,而是潛移默化的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並且不知不覺的學習。

 

2 有地圖的人比較容易到達終點

曾經聽過一個實驗,有兩個人必須要到達一個村子,其中一個人手中握有地圖,所以他知道他距離村子還有多遠,何時可以到達,另外一個人則沒有地圖,最後的結果是,手中有地圖的那個人到達村子。

這個意思是,當我們知道了我們的目標,我們還必須規劃自己的學習,必須知道自己現在走到了哪裡,很多時候兩眼一抹黑,只知道埋頭苦幹,卻沒有抬起頭來看看四周,很容易走進死胡同裡。

隨時地調整自己的方向很重要,適當的將自己的大目標化為小目標,也會更有執行的動力。

以前我有時候陷入競爭性的讀書時,常常會有一種只為考高分的迷思,反而讓學習計畫變得不切實際,做出一份根本達不到的超完美學習計畫,把自己逼得很痛苦很挫敗,這種時候就需要重新調整,停下來與別人討論以及問問自己的內心。

讀書的本質是什麼?其實是一種學習,我們是為了學習而讀書,不是為了考高分而讀書。

如果只是為了考高分而讀書,那永遠會有做不完的習題。

只有為了學習而讀書,我們才有勇氣挑戰更困難的知識!

現代的讀書其實功利性都很大,可能是為了升學,為了考公職!

其實那只是一時的目標,只有擁有長遠的目標,人才會一直進步!

當你有了挑戰困難知識的勇氣,你就會領先別人!

不用一股腦的衝第一,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穩穩的走!

小目標可以很輕鬆地做到-比如每天讀十頁、背十個單子等等

積沙成塔,只要每天進步1%,一年後你就會進步37倍。

當我們規劃自己的學習計畫,也會對自己充滿一種掌控感,覺得自己做得到,這就會是很好的開始!

記得,先達成每天的小目標,以及考量自己的情況,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3 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

當我們是由自己的內在動力成長突破時,我們就創造了生命的奇蹟!

我們的目標必須是發自內心而非來源於外人的期望,才會由衷地為自己的進步感到開心,因為就算我們失敗了,我們都可以有動力再站起來。

只有喜歡與熱愛才是長久堅持下去的力量!

人在切換狀態的時候最為痛苦,比如早晨剛起床、晚上要睡覺、書本拿出來剛要讀的那一霎那,起步是困難的,因為人都有慣性。但是只要讀個十分鐘,你的身體慣性就會覺得讀下去也很容易。這也是俗話所說的:萬事起頭難。

為了給自己不拖延,不找藉口,有一個方法非常好用,讓你的身體快過於你的思想,不要給你的大腦任何時間想接下來要做什麼!

做就對了!先做再想是對付拖延症的最好方法。

有一個著名的五秒法則,就是運用這種心理機制,讓你的腦袋去倒數,不要給它思想的空間,想像自己是一個機器,倒數五秒後啟動,如同火箭一般騰空直上,直接去行動!

當你好不容易開始行動了,叮咚,手機的line響了,你就會停下來看一下,然後一下子叮咚,通知又跳出來了。你的思維就不停地被打斷!

所以慎選環境、排除干擾項非常重要。

在開始唸書前,確保你的環境不會有任何人打擾你!手機、電腦一律放到你看不到的地方,切斷網路就是你的專心模式!

現代社會的文明用盡各種方式強奪你的注意力?為什麼?因為你的注意力是比時間比金錢更珍貴的東西。

你必須把你的注意力專注放在投資自己身上,如果你被影劇、遊戲、社交等等事物吸走了注意力,只是把有限的注意力投資在別人創造的事物上面,讓別人更方便從你這裡獲取金錢、時間、注意力等等資源。

而且專注力是一種需要訓練能力,因為現代社會有太多打斷人們思考的完整性,經常是碎片化的知識、時不時的干擾,社交的壓力會造成人無法集中精神,容易分心,久了就容易焦慮,成為被手機控制的人。

如果你排除了所有的干擾項,好不容易坐下來念書時,腦袋卻一直想著:

我的訊息還沒回

我的遊戲還沒打..

我的什麼事還沒做

這就是被科技毒害太久的大腦,導致你無法專心的念書!而你的大腦正千方百計的想要拉你離開你的座位!

有個小方法,當我無法專心念書時,腦袋總想著其他還沒做的事,千萬不要離開座位去做你腦袋的事,那只是大腦的計謀,當你離開座位時,你又會開始玩耍!我會先把我想到的事先寫下來,告訴自己,我等等在做,先把書看完再說!

想到多少件事,就寫下多少件事!

等到真正投入唸完書以後,就會發現自己寫下來的那些事,其實做與不做影響都不大!

 

4 一本書看三遍,不多不少剛剛好。(預習、複習、考前重點練習)

我有一位好朋友成績非常優秀,是令人望其項背的厲害,每次都考第一名,我曾經問她是怎麼做到的,她告訴我她每一次上顆前都會先瀏覽課程內容!

這是我第一次知道預習的重要性,隨著知識的難度增加,很多時候老師在課堂上說的內容並無法當下就理解吸收,只會覺得非常陌生,但如果事先預習過內容,就會更加清楚老師教的課程。

最重要的是,課後的精讀複習,剛上完課是最有印象的時候,讀起書來可以說是事半功倍,記憶可以更加深刻,內容也更加快速的吸收,比放了一兩個禮拜再去看又要重新的回憶輕鬆。

當考前就需要更加快速的看重點,然後考試前10分鐘就放下書本,調節心情,不需要直到考前的最後一秒都抓緊時間看!

關鍵就是記少不記多,不要讓你的大腦資訊過量,反而一團迷糊。

 

5 時間管理大師的秘密

我在雄女的朋友們,常常利用等公車的時間背單字,或是把一些零碎的時間充份利用起來,沒想到這個方法非常好用,有的時候勝過坐在書桌讀一個小時的書,因為碎片化的時間也是積少成多,並且更可以把大塊的時間用在其他的事物上面!

還有一位最後考上醫學院的雄女班長,她自稱自己每兩個小時就換一個科目讀書,因為人的大腦在同一個領域專注思考了2個小時就已是高峰,而換個科目唸可以讓大腦不會疲乏。

端看每個人的專注力調整可以為0.5小時~2小時去切換不同的科目,因為大腦最喜歡最好的體驗與最後的體驗,也就是所謂的峰終理論。當我們在最入迷最沉浸的時候喊卡,換下一個科目,你就會對這個科目意猶未竟。

而有些雄女的學生則最喜歡早起念書,早晨是最有效率、最有精神力、記憶也最好的時刻,建議在起床後的兩個小時內,不要碰手機、網路,起床的第一件是就是去做你今天要做的最重要的事。

當你把今天最困難的事放在早上解決了,你就會充滿自信,也會過上更輕鬆的一天!

 

6 教比學多9成的效率

曾經有一位農夫,他生了三個孩子都讀到博士,記者於是跑來採訪這位農夫是怎麼教孩子的,怎麼都那麼會念書!

農夫說:”我也不知道呀,因為家裡窮,老大去唸書,我就想著他學費交了一份,回來可以再交給我和其他的人聽,這樣等於省了三份學費,老二、老三後來去讀書了也都會再回來念我聽!”

這就是著名的費曼學習法,透過教人將自己的知識點加以處理,內化成自己的語言,並使不懂的人能夠理解,也就是讓艱深的學問變成淺顯易懂好消化的知識。這樣子教的人也會對此有更深的理解。

所以教人的永遠可以學到更多,因為主動學習法的效果會大於被動學習法。

主動學習就是一種輸出,無論是做簡報、教人、討論分享問題可能吸收的程度有90%,都會比單純的死記硬背才理解10%更加深刻。

有的時候找不到人教,我就會用自己的方式去輸出,當我看完一個段落,我就會闔上書本,開始回憶起內容,然後用自己的方式把剛剛的內容說出來,以確保自己真的理解清楚了。

當然有人聽更好了,畢竟自己能理解跟能讓別人理解是兩回事,還有當別人問出一些你回答不上來的問題時,你也會更想要去知道答案。

 

7 用想的真的比較快

在運動界有一項訓練是想像訓練,經歷過想像訓練但沒有實際訓練的選手甚至會優於只有實際訓練的選手。

這真的很神奇,因為當我們想像我們在跑步時,大腦就會以為你的身體真的在跑步!

也因此當我在唸書時,我也會想像把書的內容放進腦袋裡,然後我在腦袋裡翻閱我學了什麼,順便回憶學習內容。

因為讀書很累,所以我也會想像書的內容直接傳進我的腦袋,然後我就很輕鬆都會了!

無書勝有書就是讓有形的課本化為無形的字符,滑進腦袋裡跳舞,這時候知識不再只是知識,他可以跟其他的文字連結,跟圖像連結,因為我們的大腦喜歡圖勝過於文字,充分利用這一點,讓知識變成故事,就會成為深刻的長期記憶!

當我們閱讀思考課本的內容時,不要用背的方式,用說故事的方式,在你的腦海裡去上演一齣電影、紀錄片

這是我對於文科的處理方式!

至於理科我有個小妙招,每當我被一個難題困住時,我會在睡前解一次,解不開沒關係,安心地去睡覺並且告訴自己,我一定解的開、我一定做的到。

這種自我暗示的方法,可以讓我起床時,順利地解開複雜的難題,獲得滿滿的成就感!

 

8  心理壓力的調適-運動、冥想、放空(心靈層面)

考生在應試前面臨著巨大的身心壓力,都需要找到發洩的管道,找到紓壓的方法,因為壓力是無形的,適當的壓力可以使人成長,但過度的壓力只會造成學習效率低下!

因為害怕失敗的恐懼往往會勝過你努力命令自己去唸書備考的心情!

所以壓力的控管很重要,要確保自己的心理壓力是適當的,網路上也有許多心理壓力的檢測表格可以測驗。

對於我來說,運動是最有效的紓壓方法,我曾經念了8個小時以上的書,我以為自己並不感覺疲憊,直到別人約我出去打籃球,運動的爽快感真的掃除一切的負面buff,令我重新活了過來的感覺。

當人運動時,腦袋會釋放一種令人感覺快樂的物質-腦內咖,可以抵抗憂鬱。

運動也可以消耗掉「壓力荷爾蒙」,運動者會專注於動作與呼吸的協調,而且意識都集中在身體的感覺與感受,讓大腦可以獲得充分的休息,運動真的是百利無害。

而打遊戲、追劇、聊天、看小說,任何需要意識去參與的東西並不能真正的讓大腦休息,除了冥想跟放空,也就是什麼事都不做的發呆,才能讓大腦好好休息。

有的時候讀書,大腦吸收太多資訊也會像是跑馬燈一樣的連睡覺也無法安穩,因為他仍然在你睡夢中時還在工作,在為你分類你今日輸入的學習內容,不要讓你的大腦負荷過載,雖然你永遠也不知道大腦的極限在哪。

但善待自己是必須的,偶爾讓自己放空或冥想或靜坐讓自己感受無聊的感覺,也可以培養自己的注意力、專注力!

隨著呼與吸,你就會發現自己的大腦真的從來沒停過,就算你什麼也不做,它還是一直在想事情,然後再把注意力拉回自己的呼吸,讓自己放鬆,當自己大腦的主人,你就會對自己的注意力更有掌控,知道自己該把精力放在什麼地方!

 

9 健康的身體與充足的睡眠,好腦力的飲食 (身體層面)

健康的身體不外乎三種:飲食、代謝、睡眠!

吃-要少吃高GI(速釋型)的飲食,多吃低GI(緩釋型)的食物,像白糖這種精緻的醣類就會很傷腦,以前是農業時代,大部分的人都是體力活,所以適合高GI的飲食,但現在是腦力活,如果再吃高GI食物就很容易剛吃完飯就昏昏欲睡,根本無法讀書,而很認真讀了之後,肚子又餓了,因為動腦消耗熱量非常快,但身體的熱量根本沒消耗就會很容易造成肥胖。多吃低GI飲食,如:地瓜、全麥麵包燕麥、糙米,可以讓身體的血糖緩慢釋放,讓大腦慢慢地消耗。

代謝-排泄與運動,請參考第8招,大部分的便秘其實也是因為心理壓力,運動則可以增強免疫力!

-早睡早起精神好,早起的鳥兒有蟲吃,說的就是累了就好好休息,睡得飽腦袋就會好,充足的睡眠一天至少要6~8個小時,過多過少都會使腦袋不清醒,有個很好玩監控睡眠的手機APP-SLEEP CYCLE,可以測試你的睡眠最佳清醒時間,一般睡眠的循環大約是1.5個小時,也就是說如果要醒來比較不痛苦,最好將時間定在1.5的倍數,如6個小時、7.5個小時。

 

結語 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

其實在現代教育制度下,並無助於探索自己,學生們就像工廠里一個個被生產出來的一模一樣的產品,每個人都趨同化,但其實每個人的天賦本來就不同!

做跟別人一樣的事不會令你更加突出,即使你花了千倍百倍的努力,只有勇於做跟別人不一樣的事,只要你是忠於自己的內心,那就是對的道路!

少掉對自己的指責

勇於對自己負責

祝所有有夢想的人都能條條大路通羅馬,迎向璀璨的未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學習方法 讀書技巧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創造希望小星星 的頭像
    創造希望小星星

    T.e.蘇西&莎夏的吃喝玩樂天地

    創造希望小星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